网络世界的“身后事”:当你走了,谁有权处置你的社交账号?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4-12-23 11:55

数字化时代,死亡可能有着更复杂的含义。

网络数据不会随着人的离去而自然消逝,在未事先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黑镜》式的惊悚数字化来世(Digital Afterlife)并非难以实现的科幻命题。

因此,尤为值得我们关切的问题是:谁有权处置用户在线上世界的“身后事”?如何防止人们的社交账号变为数字幽灵?

本期全媒派独家编译Medium专题文章,深度解析数字遗产处理的现状与难题。

数字化来世:惊喜还是惊吓?

当收到已逝女儿发来的电子邮件时,Esther Earl的母亲哭了出来,她情真意切的文字让家人倍感安慰。Esther在Twitter上的关注者也收到了她设置为自动发送的推文,并且他们至今依然会在这条推文下表达自己的缅怀和思念。

“现在是2010年1月14日星期五。我只想说:真希望这篇帖子发布的时候我还活着。”

Esther的母亲认为,女儿的推文是为自己而发,而非为家人:“Esther是希望自己能亲自收到这些信息的,我想,她在生前依然强烈地渴望生活。”(见全媒派往期文章:《人死之后线上虚拟身份怎么处理:数字遗产及背后的生意》)

Esther提前设置的定时邮件和推文是来自天堂的慰藉,但在未加本人许可的情况下,逝者突如其来的“再现”和问候只会让人受到惊吓。

2012年,一名已故士兵的照片被刊登于约会网站的广告页面上,图片配文“寻找爱情的军人”和“士兵需要你”。但这位陆军中尉Peter Burks四年前就已经在战争中遇难,因此,他的家人对约会网站滥用照片的行为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怒。

Burks的父亲说:“约会网站无疑是为了赚流量来盈利,这让我感到恶心和恐惧。”Burks的家人已经将两家涉嫌盗用图片的约会网站告上了法庭。对此,约会网站回应称:“本案不应该被提起诉讼。”因为网站上有成千上万的第三方商家来控制投放的广告内容。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数字化来世课题的助理教授Faheem Hussain说,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位女士收到了已故朋友发自Facebook的新消息,显然,有人盗用了朋友的账号并持续骚扰自己。虽然可以选择屏蔽消息,但她犹豫不决,因为这是她与“朋友”最后的联系方式了。

由于大多数社交平台都没有给已故用户的账号提出充足的保护措施,他们的数字遗产很容易就被盗窃和滥用,这导致上述的惊悚事件已经不再罕见。

数字遗产保护现状

根据YouGov的一项调查,只有7%的受访者希望自己去世后社交账号依然保持在线状态,但目前,只有少数公司为用户提供了死后账户管理的选项。

谷歌允许用户指定一个“非活跃账户管理员”,当用户的账户在一定时间内不再活跃时,指定的管理员就会收到通知,并在经过许可的情况下,访问用户的私人数据。谷歌会用电话号码来验证管理员的身份,如果用户不幸离世,此人将有权删除或继续保护账户。

在Twitter、Instagram和Snapchat上,如果家庭成员或亲密朋友确认用户已经离世,并提供相应的死亡证明,平台就会将该用户的账号标记为死亡,并将用户从好友推荐等列表中删除。

除此以外的大部分公司尚未制定处理用户数字遗产的措施,比如Skype。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Jed Brubaker专注研究社交媒体的数字化来生问题,并参与制定了Facebook的相关政策,他表示:

初创公司没有提供这类服务尚情有可原,但如果公司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管理者就必须考虑这个长远的问题了。

和谷歌类似,Facebook也推出了“数字遗产联系人”的规定,被指定的联系人可以在用户离世后将其账户设置为“纪念”(memorialized)状态,也可以删除用户的所有数据。设置为纪念状态的账户会在主页显示“Remembering”的字样,该用户的公开内容依然可见,但不会出现在好友推荐和生日提醒等页面中。

但是,这类规定也并非十全十美。一方面,平台没有考虑到“数字遗产联系人”主动退出或由于其他原因而无法登陆账号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没有日常检查和维护的情况下,未被删除的处于纪念状态的账户更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被盗的账号可能会被用于身份盗窃、欺诈等多种非法目的。

此外,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即便是拥有合法途径登录的“数字遗产联系人”,也有滥用账户的风险。马里兰大学的数据伦理学研究专家Jessica Vitak认为,这些联系人可能会以已故用户不认可的方式使用其账号。

管理迷思:出路何在?

当前的管理措施显然隐藏着太多复杂的风险和伦理困境,用户正呼唤更完备的数字遗产保护政策,但这并非易事。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制定用户数字遗产的处理政策并不简单。法律关于数字物品所有权的界定相当模糊,人们无法以处理实体财产的方式来处理数字物品。

由于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常常涉及多个用户,所有权很难界定清楚。因此,传统立遗嘱的方式在社交媒体上没什么作用。

Brubaker解释道:

“如果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自拍,并在照片中给朋友贴上了标签,那么就很难说清这张照片完全属于你还是部分属于你的朋友。”

其次,全球各地有关数据保护的文化规范差异很大,制定能够被普遍接受的数字遗产处理政策十分艰难。根据Hussain的介绍,在南亚的一些国家中,亲朋好友之间共享账号密码是很常见的现象,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家人可以继续使用已故用户的账号。

此外,尽管Facebook、谷歌等大公司已经推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技术,但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们目前所做的努力显然还是太“西方化”了。由于缺乏版权法保护,本地通信技术服务建设不完善,加之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重视度不够高,数字遗产保护的全球推广之路困难重重。

以长远的目光来看,数据相关政策是随时变动的,人无法预知自己离世后,平台是否还会奉行一致的数据保护政策。曾经有许多公司为了避免违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的规定,就选择给用户更多数据控制权。

不过,如果制定的新政策只允许用户本人使用数据,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大麻烦了。在用户生前没有计划好数字遗产的处理方式的情况下,用户本人仍然是唯一拥有合法登录其账号权利的人。其他人都必须提供充分的理由才能访问账号,比如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2014年,罹患癌症的孟加拉国大学生、社会活动家Nahian Al Muktadir离世,其Facebook账号随后被标记为纪念模式。Nahian生前通过Facebook分享了许多自己与癌症抗争的经历,他的家人朋友也曾利用Facebook为他筹集到了一笔不小的治疗资金(约12.5万美元),但Facebook禁止任何人访问Nahian的个人账号。尽管多次提出申请,但都以失败告终,Nahian的家人在这个过程中无疑遭受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损失。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Facebook都一直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处理用户的数字遗产。对此,心理学家Elaine Kasket表示:

“没有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真正把诚实、透明和道德感作为自己的根本行动准则,但在制定用户如何哀悼离世亲友的规则时,它们却对谁应该或不应该访问敏感的个人数据做出道德判断。这让我感到很担忧,我认为Facebook正在主宰我们的悲伤情绪。”

在完善的数字遗产保护措施出台之前,我们的账户依然面临很多风险。日本九州大学的副教授Ashir Ahmed说,有几个日本家庭遭到了勒索,不法分子威胁如果不支付赎金,他们就将公开已故亲属网络账户的内容,破坏其家庭声誉。

在更多的情况下,用户甚至没有机会决定如何处置自己的数字遗产。很多公司预设自己的用户都是受过充足互联网技能教育的,因而对相关功能的使用解释并不充分,用户可能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找到隐藏在安全设置页面背后的选项按钮。Vitak认为,这些公司有义务教授用户如何使用隐私功能,告知他们数据的具体用途。

而对于用户,Brubaker建议,无论是否将数字账户纳入遗嘱,用户都最好事先指定一位值得信赖的人来负责代为管理自己的账户,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用户需要让渡自己的账户所有权。

“死亡无疑是令人震恸的,但生者能做的还有很多。”Vitak说,“人们需要以尊重逝者意愿的方式来处理他们的数字遗产。”

原文链接:https://onezero.medium.com/data-thieves-are-targeting-dead-peoples-social-media-accounts-bbff6a747ae5

译者:全媒派,公众号:全媒派(ID:quanmeipai)